洞頭網訊 西坑自然村位于東屏街道大瞿村南部。搭船至大瞿大澳碼頭,直走左轉走向沙灘,眼前就是西坑村口。
村莊東面隔溪溝緊鄰東坑自然村,南面正對大澳沙灘;西面依山,山后瀕海;北為高山,與大坪頂自然村相連。站在高處,隔海可看見南策、北策、南龍、北龍、南麂、北麂諸島。
村莊依山瀕海,村口就是大沙灘,沙灘高處搭建著許多漁業生產用網寮,靠山邊有一間吊腳樓;每到夏季,大澳沙灘都有游客戲水休閑。
村莊周邊還有出艚鼻頭、大埡、石子岙崆、宮前、西坑角、四間寮等地方。出艚鼻頭直壁懸崖,怪石嶙峋,夕陽就在此地緩緩入海。村中建有楊公神廟,有150多年歷史。共有2口飲用水井。后山林木茂密,有千米古道通向大坪頂、蠟燭臺門自然村,小路兩旁種滿相思樹。
據《浙江省洞頭縣地名志》記載:位于大瞿島西南端。因村居溪坑西側,故名。大瞿村委會駐地(注:后搬遷東坑)。村沿山坡而建,呈點狀散列。1982年人口普查有21戶94人。
村民主要姓氏有胡、詹(祖籍平陽)、陳、周等,大家講閩南話,絕大部分信奉神佛,有做忌做節、牽欑、做功德、謝愿、合婚、挑盤、婚宴敬酒敬煙洗面等習俗。
村民的經濟產業主要是近海張網,網具歷經四角框網、三角棱、中罾網、鋼絲網等。也曾養殖紫菜、海帶,無結果。農業主要種植番薯、豆麥、蔬菜,飼養家禽家畜。改革開放后,隨著漁業資源衰退,部分村民外出經商務工,收入不菲。
由于村莊交通不便,基建配套落后,漁業衰退,基礎衛生教育薄弱,校網調整等因素,從1990年左右開始,原住民陸續外遷,大部分遷到北岙、洞頭、中侖,而山頂的村民也有一些遷入。
隨著東屏街道“小島遷”政策實施,大部分村民遷到洞頭岙內安置房。現留守村民僅有七八人。此外,在魚汛旺季,還會有幾條漁船十幾人回來生產小住。
區檔案館供稿
關鍵詞:
編輯:郭芬芬
①凡本網注明"稿件來源:洞頭新聞網"的所有文字、圖片和音視頻稿件,版權均屬洞頭新聞網所有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帖或以其它方式復制發表,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、網站,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"稿件來源:洞頭新聞網",違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②凡本網注明"來源:xxx(非洞頭新聞網)"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③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系的,請在30日內致電,聯系電話:0577-6343000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