洞頭網訊 山岡頭自然村位于元覺街道沙崗村西北山嶺,海拔在百米以上。從沙岙自然村驅車,繞上1991年開通的沙角至深門的泥土機耕路,艱難行進在茅草掩滿的路面,被迫停車后步行。經山腰滿布茅草的小路上去,就到了第一處聚居點;再往西翻過一道小山坡再往前走,同樣是茅草擋道,就進了第二聚居點,步行路程約20分鐘。
如果從沙岙后山直接走山路,約需30分鐘到達第二聚居點。
村莊東鄰沙岙自然村,西南連接內深門自然村,西北面海,遙望大門、青山島,有一處不大的海灣澳口,可以供小型作業船只進出停泊。村口屋前坡地有一株大榕樹,已獨木成林;另有樟樹、樸樹,均有年頭。附近有1950年代遺留的2幢部隊營房,均已坍塌;另有碉堡、軍事倉庫遺跡。
山坡上滿是山林和耕地,有2口水井,民房多數已倒塌。村莊因位居山岡上,得名山岡頭。
村沿山岡而建,呈點狀散列。1982年人口普查有20戶124人。
村民主要姓氏有南氏,祖籍樂清南宅;陳氏,祖籍樂清翁垟;朱氏,祖籍樂清崎頭;葉氏,祖籍樂清;另有一戶金氏,祖籍瑞安。大家講溫州話。絕大部分信奉神佛,有做忌做節、做功德、謝愿、合婚、挑盤、婚宴敬酒敬煙洗面等習俗;有少數信奉基督教。
村民的經濟產業歷來以漁業大網捕撈、定置張網、海藻養殖為主,農業種植番薯、豆麥、蔬菜,飼養家禽家畜。1980年代,村民多數從事攏殼業,曾興盛一時。
由于地方偏僻人口少,漁業衰退,山路崎嶇交通不便,基建配套落后,基礎衛生教育薄弱,校網調整等因素,從1988年開始,村民陸續下遷,至2003年全部遷走。有部分遷到了小北岙、狀元岙,大部分遷在沙岙自然村聯建房安居。
山岡頭自然村位處山頂,林木茂盛,地方空闊,有歷史底蘊,是親近自然的好所在。據村干部介紹,今后村莊可規劃建設為森林公園或農業綜合開發種養基地,重新煥發生機與活力。
區檔案館 供稿
關鍵詞:
編輯:郭芬芬
①凡本網注明"稿件來源:洞頭新聞網"的所有文字、圖片和音視頻稿件,版權均屬洞頭新聞網所有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帖或以其它方式復制發表,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、網站,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"稿件來源:洞頭新聞網",違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②凡本網注明"來源:xxx(非洞頭新聞網)"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③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系的,請在30日內致電,聯系電話:0577-6343000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