洞頭網訊 黨的二十大擘畫了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”的宏偉藍圖,在城鄉融合發展的時代浪潮中,一批批青年正以“歸巢燕”的姿態飛向廣袤鄉村。他們或是帶著名校文憑投身田間地頭,或是懷揣創業夢想激活鄉土經濟,或是扎根海島漁村重塑治理格局。當“Z世代”與千年村落相遇,碰撞出的是產業蝶變的火花、治理升級的智慧,更是一曲山海共富的時代交響。
一是以青春之我筑振興之基,讓理想之花綻放在鄉野沃土。鄉村振興是國家戰略的“關鍵一子”,更是破解城鄉發展不平衡的破題之鑰。當前,農村面臨人才流失、產業空心化等挑戰,亟需青年以“新農人”身份注入活力。青年返鄉創業就業,不僅是時代賦予的使命,更是鄉村蝶變的“催化劑”。青年人當以躬身入局之姿,將知識技能與鄉村實際結合,深耕現代農業,推廣智慧農場與電商助農;挖掘非遺文化,打造“鄉愁IP”;發展生態旅游,讓綠水青山變成“綠色銀行”。唯有把論文寫在田間地頭,方能讓青春價值在麥浪稻香中升華。
二是以奮斗之姿赴基層之約,用創新思維激活治理活水。村級治理是國家治理體系的“神經末梢”,青年村干部是打通政策落地“最后一公里”的先鋒隊。在數字鄉村建設與基層治理現代化浪潮中,青年干部既能當好“翻譯官”,將政策轉化為方言土語,更能成為“智囊團”,用互聯網思維破解陳年痼疾。要當好新時代村干部,需練就“鐵腳板+云大腦”,既要走遍村頭巷尾繪制民情地圖,也要搭建數字平臺實現指尖治理,既要傳承楓橋經驗化解矛盾糾紛,更要創新“鄉賢議事會”“云端村民大會”等治理模式,讓傳統村落煥發現代治理智慧。
三是以擔當之志拓山海之路,讓智慧浪花激蕩碧海云天。產業振興既要深耕沃土,也要逐夢深藍。在萬里海疆的漁歌號子中,海島鄉村正成為鄉村振興的“藍色增長極”。產業振興既要深耕沃土,也要逐夢深藍。在萬里海疆的漁歌號子中,海島鄉村正成為鄉村振興的“藍色增長極”。面對海洋資源開發粗放、漁業轉型滯后等現實挑戰,青年創業者當以“向海圖強”的魄力開辟新賽道,深耕現代海洋牧場,運用物聯網技術實現智慧養殖,讓紫菜、貽貝跨越重洋登上國際餐桌。打造“海島民宿+趕海體驗”的文旅融合模式,讓漁家風情變身網紅打卡地。青年村干部則需化身“海洋生態守護者”,在開發中堅守“碧海銀灘”底線,通過組建“藍碳志愿者”隊伍、推廣生態養殖合作社,實現“靠海吃海”向“養海護海”的跨越升級。當青春力量與澎湃海潮共鳴,沉睡的海島資源終將化作鄉村振興的“藍色動能”。
青春與鄉土的雙向奔赴,正在書寫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動注腳。當更多青年選擇“向下扎根”,用知識反哺鄉土、以創新激活傳統,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必將綻放出屬于這個時代的光彩。這不僅是個人價值的實現,更是一代人回應時代召喚的集體答卷。
作者:陳諾
關鍵詞:
編輯:施晶晶
①凡本網注明"稿件來源:洞頭新聞網"的所有文字、圖片和音視頻稿件,版權均屬洞頭新聞網所有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帖或以其它方式復制發表,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、網站,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"稿件來源:洞頭新聞網",違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②凡本網注明"來源:xxx(非洞頭新聞網)"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③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系的,請在30日內致電,聯系電話:0577-63430005